2021年西藏山南市貢嘎縣中小學體育教師招聘/編制考試歷年真題
1.現(xiàn)代籃球興起于哪一年?【 】 A. 1889 B. 1890 C. 1891 D. 1896 2.人體運動的杠桿、運動的支點、運動的動力分別為【 】 A. 關節(jié)、骨、骨骼肌 B. 骨、關節(jié)、骨骼肌 C. 骨、骨骼肌、關節(jié) D. 關節(jié)、骨骼肌、骨 3.身體素質中,協(xié)調性快速發(fā)展的年齡是【 】 A. 6~8歲 B. 8~10歲 C. 10~12歲 D. 13~15歲 4.在前滾翻教學中,正確的保護幫助方法是【 】 A. 拉、扶、送 B. 擋、扯、搓 C. 按、扶、推 D. 推、送、抬 5.隊列練習中,立正的預令是【 】 A. 立 B. 正 C. 立正 D. 沒有預令 6.足球比賽時間上、下半場各45分鐘,中場休息不超過【 】分鐘。 A. 5 B. 10 C. 15 D. 20 7.學校課余體育鍛煉同體育與健康教育課和其他活動既有聯(lián)系又有區(qū)別,其特點不包括【 】 A. 單一性與可行性相結合 B. 課余性與計劃性相結合 C. 自主與指導相結合 D. 規(guī)定與自愿相結合 8.9個隊進行單循環(huán)比賽的比賽場數(shù)是【 】 A. 56 B. 36 C. 28 D. 72 9.測得一節(jié)課的平均心率為每分鐘145次,課前安靜脈搏為每分鐘80次。該課的生理負荷強度為【 】 A. 小 B. 中 C. 大 D. 最大 10.根據(jù)學生的課外鍛煉內容,可將課外鍛煉劃分為健體類、娛樂類、保健類以及【 】 A. 游戲類 B. 達標類 C. 活動類 D. 基本類 11.在運動生理學中,【 】又稱合成代謝,是指生物體不斷地把體外環(huán)境中獲取的營養(yǎng)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,并且儲存的變化過程。 A. 代謝作用 B. 分解作用 C. 異化作用 D. 同化作用 12.不規(guī)則骨主要分布在【 】 A. 手腕和腳踝 B. 肩胛 C. 軀干骨 D. 肋骨 13.超量恢復規(guī)律是【 】原則的依據(jù)之一。 A. 周期性 B. 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C. 區(qū)別對待 D. 系統(tǒng)不間斷性 14.跳遠、三級跳遠比賽中,運動員未超過8人時(含8人),允許每人試跳【 】 A. 3次 B. 4次 C. 5次 D. 6次 15.側手翻動作是沿著人體哪條基本軸轉動?【 】 A. 垂直軸 B. 矢狀軸 C. 冠狀軸 D. 額狀軸 16.人體獲得和利用食物的綜合過程稱為【 】 A. 吸收 B. 營養(yǎng) C. 消化 D. 物質代謝 17.小學低、中年級學生經(jīng)常參加跳繩活動,可以提高【 】功能,發(fā)展彈跳力和身體協(xié)調性,增強耐力。 A. 腎臟 B. 代謝 C. 心臟 D. 代償 18.【 】是反映負荷量大小的指標,一般包括次數(shù)、時間、距離、重量等。 A. 負荷量的評價指標 B. 平均心率的評價指標 C. 練習密度的評價指標 D. 練習強度的評價指標 19.下列選項中,不屬于體育科研選題的基本原則的是【 】 A. 需要性 B. 可行性 C. 預見性 D. 創(chuàng)新性 20.下列說法,錯誤的是【 】 A. 在田徑比賽中,凡不超過400米的徑賽項目,均采用蹲踞式起跑 B. 籃球比賽中持球隊員身體部位觸接端線或邊緣均判出界 C. 排球比賽中后排隊員不得參與進攻 D. 跳高比賽中,任何高度上只要連續(xù)3次試跳失敗,即失去比賽資格